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二届“批评的力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2013-04-18 11:49更新: 点击数:

为了改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生态环境,推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加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探讨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批评方法, 10月6日,由湖北省作家协会、武汉作家协会、我校发起,并与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中心、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我校文学院、《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诗歌》编辑部、红树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批评的力量:文学批评方法原创性问题探讨”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我校文学院院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亚敏教授,武汉作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董宏猷先生,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礼徳董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胡亚敏教授高度肯定了召开“批评的力量”专题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她站在文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文学批评是与国民教育的提升存在直接关系”的命题,倡导文学批评应该走向通俗化,呼吁“让我们用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勤奋,使湖北的文学批评在国民教育中有所作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呐喊助威”。

  董宏猷先生认为以“文学批评方法的原创性问题”作为研讨会的总主题,再一次彰显了本次研讨会的前沿性与探索性,以及它所具有的深远战略意义、紧迫的现实意义。

  王礼徳董事长结合自我的成长经历、现任的工作以及文学批评的性质,对本次会议的召开寄予厚望。

  本次会议得到了上海、广东、江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市学术机构,以及在汉高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北省作家协会、武汉作家协会的领导直接参与策划,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三峡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江汉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科研机构、院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由《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诗歌》副主编、《世界文学评论》主编邹建军教授主持。

  整个学术研讨会由四场大会发言构成:第一场由我校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邹建军教授主持,第二场由三峡大学文学院院长吴卫华教授主持,第三场由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罗义华教授主持,第四场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涂险峰教授主持。研讨会上,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表学术演讲,围绕西方文学批评引进所存在的问题、文学批评方法的原创性问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比较文学、文学地理学批评及其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应用、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的伦理品格、华文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文学与哲学的相关性等子议题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与实践,发表了各自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吴卫华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史实依据与价值观”,从历史史料出发考证了严歌苓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其史实依据不够充分,作家的价值观存在严重的偏差,体现了文本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有机结合。蒋坚霞从具体的诗歌翻译谈了文学批评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并用英语、俄语、汉语三语歌唱进行表演,活泼了学术研讨会的氛围。李俊国的“文学批评的当代伦理与学术品格”、李遇春的“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观辩证”、涂险峰的“文学与哲学的相关性研究及其问题意识”、蔡圣勤的“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误用辩证”、杜雪琴的“‘布朗德’地理影像的多重性及其审美意义”、李志艳的“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建构”、刘月新的“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现代意义”、蔚蓝的“文学批评的当下危机与建构转型”等学者的发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学术性,他们的建设性意见发人深省,给听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学者们针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一致认为文学批评不能离开具体的作品文本,任何文学批评首先都是一种审美批评。胡静提出要注重文学批评方法的原创性,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文学理论,樊星提出要“超越理论崇拜,还原文学的复杂”;张三夕提出要坚持文学批评的伦理态度——“学会聆听”, 李俊国要把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学术工程”来建设;涂险峰提出文学批评即使是“带着镣铐跳舞”,也要跳出多姿多彩、美轮美奂的舞姿,以期丰富中国的文学批评,改进中国文学批评的生态环境;李志艳提出要注重借用中国古代的文论资源,以完善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建设。

  与会者对我校比较文学学科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等新的具有相当原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力肯定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高度认可中国学者自己提出文学批评方法的重要价值及其意义。

  大会闭幕式由邹建军教授致闭幕词。他指出,与2011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批评的力量: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得到了更多单位的支持与更多学者的参与,给更多中青年学者发表学术论文的机会,更多的硕、博研究生参与了学术讨论,因此会议取得了更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与会代表们在回顾第一届“批评的力量”学术成果之社会反响的同时,纷纷期待“批评的力量”专题学术研讨会能够持续下去,真正彰显文学批评的力量,切实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繁荣。












上一篇:邢福义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讲演

下一篇:钟德涛教授主持教育部项目结项鉴定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