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只能静静地放在博物馆中,某种程度患上了'失语症'。”10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研究员党圣元作客第九十期桂子山人文论坛,作了题为《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性意义”之生成意义》的讲座,呼吁莫让传统文化患上“失语症”。
党圣元首先肯定了中国古代文论属于当代文论范畴,是具有当代性意义的。但不可否认,在参与当代人文主题上有欠缺,这就产生了中国当代文论的无根性问题。党圣元用形象的语言解释道,古代文论纷纷被送入博物馆、史料馆,成了考古文物。这就使得古代文论失去了在当今社会的话语生命力,患上了‘失语症’。
党圣元指出,无法忽视危机的同时,研究这一课题是获得古今文化认同的必然途径。它既关系到当代文论研究中古代文论所占到话语权的比重,又关系着西方文论在整个中国的呈“象”,这个象是指与西方相贯通的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由此也贯通了中西、古今两个维度。
由于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变造成的社会转型,再加上西方现代美学、哲学的挑战,古代文论正在遭受多方冲击。如何直视并解决这个问题?党圣元认为,古代文论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文学版块,而不是尘封于历史中的,它是有待激活的资源。而要想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就必须挖掘原汁原味的文本,也就是原生形态文本。
党圣元称,中西文学的交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研究范式必须更新。如果一味地自说自话,将是另一种“失语症”。只有建立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美学形态,拥有包容大度的胸怀,弘扬自身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建立一个更有话语权的,拥有广阔视野的文化体系。
对于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党圣元犀利地指出“莫言是一个语言的屠夫”。“屠夫”并非贬义,党圣元表示,莫言的文字不是纯中国文本,他的作品显示着中西交融的混杂的张力,一半是现代,一半是传统,是用西方模式讲中国故事。就莫言的语言风格,党圣元认为“毒”、“怪”、“奇”是其主打风格,“这和他独特的思维方式,知识阅历分不开,虽然有人喜欢,有人厌,不可否认,这对当代文坛是极大的鼓励,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党圣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