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赵国华解读《孙子兵法》 畅谈兵学精髓之“谋略”

发布:2013-04-18 11:49更新: 点击数:

赵国华解读《孙子兵法》 畅谈兵学精髓之“谋略”

11月7日晚,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国华做客图书馆第十九期“风雅悦读会”,畅谈“天下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并以一位历史学者独特的视角解读古典兵学之“谋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讲座伊始,赵国华放眼中华文化的大背景,立足于《孙子兵法》的历史命运抛出了上述两个问题。

  赵国华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就是这个过程中,不断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他还称,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三个层次:积累知识、提升境界、掌握谋略。

  那么,何为谋略?“谋略并不等于所谓的阴谋、权术、诡计,它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方法”赵国华进一步解释,真正的“谋略”是无规律性、超时代性、普遍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谈及兵学中的主要“谋略”理论,赵国华归纳为三大流派:法家谋略其实是一种政治谋略,强调通过变法改革达到富国强兵;其次有强调外交的纵横家谋略和讲究用兵之道的兵家谋略。

  “我们要把谋略、谋略的动机与谋略的运用等概念区分开,否则会影响面对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他说。

  对于“天下第一兵书”中的“谋略”精髓理论,赵国华从“先知”、“庙算”“利动”、“全胜”、“军事”与“权变”等六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他称,《孙子兵法》集中讨论了战争、军队战斗的原则,体大思精,认识深邃,语言奇妙。譬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以愚为直,以惠为利”等智慧,仍被今人津津乐道。

  “孙武在吴国写下《孙子兵法》约成书于公元前512年,比当时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成书的时间还要早。全文共十三篇,六千字,之后的篇章都是后人增加的。”赵国华说,据他考证,《孙子兵法》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著述”。

  最后,赵国华指出,晚清时期,我国的兵学理论乃至军事技术与西方相比,“的确呈现出没落之势,但这并不影响《孙子兵法》的历史价值”。他补充道,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的兵家谋略之书,《孙子兵法》有着历久弥新的学术魅力,它被誉为“兵书四种之首”“武经七书之冠”,它代表着中国兵法的核心成果,也是世界古典军事学的代表作。

  “这样的讲座挺好的,互动氛围很好,这是与一般讲座最大的不同。听完后,也真心觉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有空我也要好好研读一下《孙子兵法》。”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孟琪说。

   据悉,“风雅悦读会·师生共分享”读书交流会自去年11月份开讲以来,一直秉承“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价值理念,先后邀请校内外十余位知名教授开展19期读书交流活动。

  “今后读书会将主要围绕经、史、子、集等中华国学经典名著展开,分模块、分系列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同时,在形式上也将注重师生互动、提问答疑,进而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风雅悦读会发起人朱立红说。












上一篇:我校多项成果获“2012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奖”

下一篇:武汉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 黄永林教授获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