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 邮编:430079
电话及传真:027-67868404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社科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鄂ICP备12007338号
发布:2020-01-08 11:20更新: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 点击数:
12月18日至20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第二届(2019年)高中学校文化建设论坛在武汉举行。此次论坛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指示,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助力高中学校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来自武汉、黄冈、黄石、襄阳、十堰、宜昌、荆州、荆门、孝感、恩施、天门、潜江、仙桃等省内各地市近200名高中学校校长、副校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主任王坤庆教授为会议致辞。王坤庆主任向参会代表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组织架构,同时重点介绍了中心“阅读经典”、“传承文化”、“服务教育”和“陶铸文明”的精神宗旨。王主任特别指出,这四个方面的精神宗旨是层层递进、深度融合的关系。“服务教育”层面的宗旨是通过服务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达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陶铸文明”是指陶铸中华文明,是中心精神宗旨的最高层次。在致辞过程中,王主任通过具体数据表达了对“中国人现在读书不够”的担忧!同时提出了“读书是最善良的品质”、“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成功”等震耳发聩的观点。
致辞完毕,王坤庆主任作了题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典型案例”的精彩报告。报告开宗明义,对学校文化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学校文化是办学的灵魂和统领。是校长的办学理念通过相关的文化载体向学校教育场域各个方面的渗透与浸润的结果。是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不绝动力。接着,王主任系统介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即学校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大部分构成。最后,王主任分享了国内外学校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包括帕夫雷什中学的“精神成人文化”、道尔顿中学的“做中学文化”、伊顿中学的“精英教育文化”、萨默希尔学校的“儿童幸福文化”、台湾辅仁中学的“守卫传统文化”、上海建平中学的“合格加特长文化”和武汉市广埠屯小学的“课程文化”等。在分享中外学校文化建设典型案例时,王教授多次提到教育的本质“以文化人”,文化应该是在教育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王教授希望教育管理者及所有的校长们学会运用文化密码对学生、老师、家长和教育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学会借用文化力量提升教育的正向价值和教育效率。从校长开始,去推动更多学校重视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创建,真正寻找、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文化语言、文化符号、文化体系,建构属于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基因,进而启迪心灵、唤醒力量,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管理改革,激发出学校巨大的发展潜力。报告在长时间的掌声中结束,引起所有与会校长们的强烈共鸣!
第二位作报告的是宜昌市第一中学校长、教育学博士付全新。付校长报告的题目是“学校文化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付校长阐述了他对学校文化的定义。他从罗威勒(A.Lawrence Lowel关于什么是文化,从Jon Prosser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从他多年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经历给“学校文化”进行了画像: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师生将自身的实践或存在和认识或思维赋予一定意义的集合及其进行传递的全过程。
接着,他从葛洲坝中学、夷陵中学和宜昌一中三所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出发,从八个方面回答了“学校文化是从哪里来的”。一是来自学校发展的精神需求;二是来自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三是来自学校标识的基本符号;四是来自学校师生的精彩生活;五是来自学校办学的必需规范;六是来自学校师生的精神需要;七是来自学校历史的英雄人物;八是来自学校建设的应然创新。在谈到学校师生的精神需要层面,付校长讲述了其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如学校门口的名人雕像、学校广播台的音乐栏目,还有学校建设创新上“校友题字”“创作对联”等,都从实际操作层面阐释了学校文化内涵。同时,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宜昌一中是如何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植入到学生的骨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让与会的各位校长真正从学校的细节处去了解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具体推行。付校长的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形成广泛共识:即学校文化来自学校自身!
第三位作报告的是武汉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教育学博士湛卫清。湛书记报告的题目是“学校文化建设新探(基于立德树人视角)”。湛书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战型专家,他以“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形成超俗的办学品位,必须依靠什么?”两问开篇,向校长们描述了他心中“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最终成为“习惯”,并具有精神价值、教育价值和群体特质。
紧接着阐明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五个维度,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环境文化,并据此提出“蛋黄理论”——“精神”是蛋黄,其它依次为“制度”、“课程”、“环境”。在进行抽丝剥茧分析时指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操作层面提出建设策略:第一,以“固根本”厚植学校精神文化;第二,以“兴治理”重构学校制度文化;第三,以“补短板”完善学校课程文化;第四,以“改教师”变革学校课堂文化;第五,以“促融合”建设学校环境文化。此外,他还提炼了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很多学校都忽略了校歌作为精神文化的教化功能。同时,他建议学校文化建设要做到“两个避免”:避免将文化建设等同于常规管理,避免简单移植企业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传承,注重以精神文化为统领,形成相互照应的文化统一体。
湛书记是深耕高中管理一线的学校文化管理专家,他分享了十几年从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战经验。两个小时的精彩报告,从顶层设计到实际案例,完整的向校长们阐述了学校文化应该如何思考、如何落地。从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层面给校长们带来了深刻启示。湛书记谦和儒雅的风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位作报告的是湖北科技学院吴亚林教授。吴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气象”。他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范围、特质、结构体系、精神气象等角度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气象包括的五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哲学具有生机勃发的人文精神;第二,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内在超越的道德理想;第三,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具体实用的理性思维;第四,中国传统哲学崇尚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第五,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美善相乐的审美意蕴。中国传统哲学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理论体系,蕴藏着独特的精神气象,是传统中国人生命情怀与生存价值的精神依托与理论根据。吴教授从“道”的层面探寻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高度关联的学校文化建设,为与会校长开拓传统哲学思想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思想借鉴。
此次会议由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育路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并独家赞助。公司董事长黄江平同志全程主持会议并于此过程中作了主题为“社会力量服务学校文化建设公益探索”的专题报告,引起参会校长们的极大兴趣!
12月20日上午,参会代表来到我省学校文化建设标杆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参观考察,王治高校长等校领导全程陪同并向代表们现场介绍了该校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在校史馆,王校长详细介绍了该校校区建设、历任校长、办学历史、状元廊、校友廊、特级教师、对外交流情况、取得的荣誉以及正在进行的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展览等。王校长说,该校践行开放与多元的办学理念,秉承“自主、参与、互动、合作”的学风,既重视显性文化的打造,又注重隐性文化的渗透,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走向教育现代化。在学校报告厅,与会代表观看了该校50年校庆宣传片,并聆听了该校文化建设成果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该校多元与开放文化格局的探索历程,其间重点阐述了学校办学理想、办学策略,校徽校歌等文化建设成果。代表一行还参观了武汉外国语学校图书馆、体育场、校园文化景观等,多方位考察、感受该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细节,最后与主办方及外校领导一起合影留念。
参观结束后,代表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认为该校区虽然面积很小,但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融入进学校的“肌体”里。大家一致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既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又要重视渗入内心的精神文化融合,要由表及里,入眼、入耳、入心,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会议于12月20日下午闭幕,校长代表们纷纷表示会议内容充实,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性和借鉴性,深受启发。认为各专家的精彩报告解决了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与困惑。对如何提炼学校文化内涵,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等问题,提供思想引领和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