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博士后研究基地落户深圳罗湖

发布:2013-04-18 11:49更新: 点击数:

我校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博士后研究基地落户深圳罗湖

10月26日,我校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博士后研究基地的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深圳市罗湖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何祥林与罗湖区委副区长庄睿宁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科研部部长彭南生、社会学院院长向德平以及驻基地的相关研究人员出席签约暨揭牌仪式。罗湖区委副书记吴裕中、副区长庄睿宁、区民政局局长梁锐以及财政局、社会工作委员会、人力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仪式由梁锐主持。罗湖区区长贺海涛会见了何书记一行。

何祥林首先讲话。他指出,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博士后研究基地的成立,是我校与罗湖区协同创新的成果。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与罗湖协同创新的载体,研究基地要充分利用罗湖区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校在社会建设、社区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密切合作,力争实现五大目标,即将罗湖区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博士后研究基地逐步打造成一个人才培养高地,一个科学研究的基地,一个学生教学实践基地,一个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基地,一个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基地。

  彭南生指出,研究基地的建立是我校贯彻“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所作出的实践,目的是充分地调动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协同升级,实现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发展。他指出,研究基地的落成,为我校社会学院提供了调查研究的平台,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华中师范大学的理论和学术资源,推进罗湖区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民生建设工作的发展。

  向德平接受了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采访。他指出,罗湖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在罗湖开展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研究,对深圳乃至全国都有借鉴意义。社会学院将以研究基地为实践平台,选派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采取项目制和驻站制研究模式,选择社会建设与民生创新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实施方案,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我校青年教师为哈佛大学师生作专题讲座

下一篇: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在校召开